2025年10月7日晚19:30,2025《步虚仙琴谱》上海松江首届打谱会系列活动之“全国古琴名家音乐会”,在云间会堂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如约开演。这场汇聚全国古琴名家的盛会,以千年琴音为媒,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浸润心灵的传统文化盛宴。
本次音乐会由松江区文化和旅游局、松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,上海松江区吴松古琴社主办,黑龙江省古琴协会、陕西省古琴研究会、吴门琴社、苏州裴柏闻琴古琴工作室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琴社、扬州挹琴坊、昆山琴社、龙江琴社、得一琴馆、乐易琴堂等十余家单位协办,松江区人文松江活动中心提供支持,强大的组织阵容为音乐会的专业水准与文化厚度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演出伊始,上海松江吴松古琴社社长施俭率先登场,以一曲《渔樵问答》拉开音乐会序幕。作为吴门琴派裴金宝先生的弟子,她用对答式的旋律,将渔夫与樵夫在山水间的自在生活娓娓道来,尽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追寻。
随后,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庵派古琴艺术南通代表性传承人昝锤炼,带来其打谱的《独鹤与飞》,琴音灵动、意境高远,仿佛带领观众与鹭鹤同游天地,感受空旷闲达的心境。
苏州吴门琴社副社长裴琴子自幼受父亲裴金宝先生熏陶,6岁习琴的她此次演奏吴兆基先生传谱的《白雪》,琴音凛然清洁,尽显“雪竹琳琅”之韵;
昆山琴社社长冷轶华则以《洞庭秋思》传递人生感慨,洞庭秋景的意象与人文情怀在弦间交织,引人共鸣。
吴江鲈乡琴社名誉社长、吴门琴社理事张常恭,带来经典曲目《流水》,他以娴熟的滚、拂指法再现流水形态,让观众重温伯牙子期“知音”典故的魅力。
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林蔚丽演奏的《短清》,以清冷孤高的意境与刚健指法,展现古代文人的高洁志向;
吴门琴社社长吴明涛出身古琴世家,自幼受祖父吴兆基先生琴学世家熏陶,独具吴门琴韵之根基。此次特携晚唐至五代的“玉玲珑”百纳琴登场,一曲《忆故人》曲调缠绵悱恻,触发观众对亲友的无限思念。
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李雪梅带来《袍修罗兰·水》,轻快旋律如清泉水流,尽显青春活力与天真纯美;
黑龙江省古琴协会会长李树果演奏的《醉渔唱晚》,则生动勾勒出渔翁日暮归舟、醉饮放歌的隐逸意境,情趣盎然。
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王烈以弦歌形式演绎《蒹葭》,《诗经》的朦胧美感在歌声与琴音中交融,传递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;
四川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、古琴艺术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王婷的《秋水》,音声中正醇和、高旷空澈,描绘出“明月满空山”的空灵画面;
自幼随父龚一学琴的龚幽兰,现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、中国乐器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,她以《楼兰散》展现浓郁西域风情,旋律优美明快,诉说着古代楼兰的兴衰;
最后,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、斫琴家、修复专家、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裴金宝先生压轴登场,带来吴兆基先生传谱的《秋塞吟》,琴音中满是昭君出塞的悲苦,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。
音乐会落幕时,观众仍沉浸在余韵悠长的琴音中。
整场音乐会,13位古琴名家各展所长,13首经典曲目风格各异,从田园之趣到历史感慨,从山水意境到人文情怀,千年古琴艺术的魅力在云间会堂绽放,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极致的听觉享受,更推动了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,为上海松江首届打谱会系列活动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